作者  jerry9988 (a29988122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小弟幾年前曾經私下寫過一篇文章證明,「幹」字真的比較有氣勢。

嚴格來說應該算台語吧,是「姦」的台語唸法。總之先將拙文轉貼如下:

====我是分隔線===

      在台灣,最家喻戶曉,最受歡迎的髒話就是「幹」,文雅一點來說,這個
字是交媾的意思。除了涵義之外,我領悟到為什麼這個髒話可以被稱之為國罵
,原因在於它唸起來很有氣勢。如何個有氣勢法?這不能不用科學一點的方法
來說。於是我姑且利用聲韻學的知識來進行分析。

   「幹」字在現代國音來說,國際音標寫作[kan51]。我們分別從聲母、韻母
及聲調來看,來分析它的氣勢何在。

     首先在聲母方面,「幹」的聲母是[k],屬於不送氣的舌根塞音。塞音是在
口腔中的某一部份成阻,於瞬間張開之時利用氣流的衝力形成聲音。另,因為
是不送氣,所以在聲母部分不會耗費太多的力氣,留待後續餘韻。因此,如此
具有爆發力的聲母,在「幹」字甫出口的那一剎那,便足以為後續的威力展開
完美的起頭,豈不妙哉?

     再來是韻母。「幹」的韻母是[an],屬於下降元音的鼻音。下降之意在於
音調由高到低,如水流往下,沛然莫之能禦。再加上此字沒有介音,為開口呼
,其韻腹[a]的舌位在低處,也就表示喊出「幹」的時候,口腔內部空間是很大
的,而且配合韻尾[n]於鼻腔內作共鳴,正是此韻母之氣勢所在。

     最後是聲調。用趙元任先生的五點制,此字聲調由高到低,可以寫成51,
也就是國語所謂的第四聲。第四聲相當於中古音的去聲,且按照中古到國音的
音變規律,去聲字的聲調幾乎是沒有變化的,因此我們可以引用中古時代對於
去聲字的效果敘述。在唐代的《元和韻譜》中有如下記載:「平聲哀而安,上
聲厲而舉,去聲清而遠,入聲直而促。」也就是說,去聲字具有綿延不絕的效
果。至此我們可以發現,此一「幹」字,它的聲調與韻母也搭配得天衣無縫,
同樣具有向下的衝勁,也有綿延的感覺。無怪乎有萬鈞之力,得以廣為流傳。

    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,「幹」這個字充滿了聲韻的美感,國罵之名
,當之無愧,絕非其他像是「fuck」、「bagayaro」之流可以比擬的。我們
身為台灣人,有這麼美好的髒話,這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一件事情!現在,讓我
們心懷感激與驕傲,一起大聲地---

    「幹!」
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ketang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