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消費券的話題十分活躍,到處都可以聽到相關的消息

尤其是我在聽的中廣流行網,黎明柔主持的「人來瘋」,常常會討論消費券

上週有一晚的主題就是CALL IN進去談消費券的用法


其實十個裡有八個都會把消費券花掉,且會刺激到本身的消費

可接受多花費一千~四五千不等

有人是要買腳踏車,有人要去整形,有人要買珠寶項鍊包包,有人要買3C產品

也是有人沒有規劃,把消費券帶著,想到要買什麼就拿去買~


少數人認為消費券會失敗,因為他們本身會把消費券花在必須用品上

像是學費之類的,然後把自己的錢存起來


整體而言,其實會刺激到消費的人是比較多的


我個人覺得,每個人都是在發表自己主觀的意見

這點很好,說出自己的看法是很重要的

而有較高權力的決策者,則要儘量看到客觀的那一面


這裡所謂主觀客觀看法,就是指「消費券是否會刺激到經濟」

如果以這個節目這樣CALL IN進去的民眾意見作分析,

消費券可能會刺激到八成左右的民眾,或是可以說,最少有五成以上的消費者


現代資訊太過於發達,反而造成一種放大現象

我所謂的放大現象是指:少數人的意見被放大

這樣會讓一般大眾產生錯覺,沒釐清這點的人,反而會小題大作

像是有時候會發出新聞,如「某某大學生不完全認識所有的英文字母」

然後就開始檢討大學教育是否哪裡出錯,或是開始貶低整體大學生的資質

事實上,並非有相當大的比例的大學生寫不出全部的英文字母

而是極少數極少數才有可能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,根本不需要如此緊張

但是,現代的資訊社會,就是會造成這樣的景象


這一樣可以套用在消費券這個議題上

某某新聞報導指出,日本也曾發行過消費券,但是失敗了(必要花的用消費券,現金存起來)

於是開始質疑政府的能力,居然會執行人家失敗的政策

但是事實上

日本是在有限的地區裡,發給貧窮的人家消費券

也就是說,日本消費券的發行對象,就是上面所講的,會將消費券拿去繳學費的民眾

那樣的話,當然會失敗,那些人本身可能連三餐都有問題,當然不會多做額外的消費

而台灣則是發給所有的民眾,政策施行方向是完全不一樣的


不然也有可能就是,去訪問民眾對於消費券的看法,

一百個裡面認為消費券會失敗的十個報導出來,忽視其他人的看法

讓其他人覺得似乎消費券會失敗,搞的人心惶惶,對政府失去信心



所以阿,現在社會最需要的能力,絕對不是吸收資訊

最重要的,就是如何去「分辨、吸收真正對自己有用的資訊」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ketang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